当前位置:氟塑料>行业资讯>行业分析>

氟树脂产业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2)

时间:2009-10-17 | 栏目:行业分析 | 人参与讨论


  第二个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当属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千吨级聚四氟乙烯技术开发。其中的核心技术是氟制冷剂22水蒸气稀释裂解制四氟乙烯。
  1975年,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首先进行了以四氟乙烯生产工艺技术改革为主要目标的试验研究,力图通过工艺改进大幅减少有毒副产物,提高选择率,提高单程转化率。1977年冬,他们成立了由上海市合成橡胶研究所、化工部第六设计院等单位参加的联合攻关组,引入了国外行之有效的化工过程开发理念和管理方法。他们在进行了充分的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确定不需进行全流程中试,重点抓住水蒸汽稀释裂解这个难点,进行了多次研究试验,最终完成实际连续运行1000小时的考验。
  试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加热过热水气的炉管要承受900℃以上的高温,这对发生水气的原水杂质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慎,炉管会发生腐蚀穿孔。为了尽快摸清情况,技术人员和工人不等完全冷却,就冒着高温进入炉内,摸黑寻找穿孔点位置和分析穿孔原因。急冷技术一度困扰着试验和设计人员,工艺要求快速冷却,又不能冷过头,如低于露点,会因水气结露造成严重的腐蚀,使冷却管穿孔。为此,他们发明了多段分步冷却方法。
  一个又一个难题就这样被不畏艰难的科技人员攻克了。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合成橡胶所和化工六院合作编写出整套流程的基础设计。1984年,完成了千吨级聚四氟乙烯技术开发项目的国家鉴定。
  随后,该成套技术首先用于济南化工厂进行1200吨/年四氟乙烯的新装置建设,使得反应装置顺利放大,单程转化率提高近一倍, 原料消耗降低20%。过程开发取得了成功, 也赢得了很高的荣誉。该项目在1986年和1987年,先后获得化工部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1994年,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用此套技术建立了1000吨/年规模的新装置,并首次将DCS运用到生产装置上。自此, 国内以四氟乙烯为起点的氟材料和精细氟工业产业走上了快行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